首页

女主调教女贱脚奴

时间:2025-05-26 10:58:00 作者:春灌累计供水463亿立方米 浏览量:83185

  春灌累计供水463亿立方米

  抗旱保灌的同时,全力防御“龙舟水”

数据来源:水利部   制图:张丹峰

  本报北京5月24日电 (记者李晓晴)记者从水利部获悉:春灌已近尾声,全国累计灌溉供水463亿立方米,灌溉面积近4亿亩;5320余处大中型灌区充分发挥抗旱保灌主力军作用,累计灌溉面积近3亿亩,为保障夏粮丰收提供了支撑。今年冬小麦主产区受旱较严重的河南、陕西、山西等省份386处大中型灌区累计灌溉2713万亩,灌水量超30亿立方米。

  今年以来,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11%,江河平均来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三成。特别是西南地区去冬以来、北方冬小麦主产区3月以来,降雨持续偏少,叠加高温大风天气,土壤失墒加快,耕地受旱较常年同期略偏重。

  水利部滚动会商研判旱情形势,近期针对山西、湖北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、陕西、甘肃、宁夏8省区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(针对广西的应急响应已终止),派出10个工作组赴一线调研指导抗旱工作。

  科学调度保障水源。各流域管理机构强化用水调配,确保流域内灌溉用水。针对局地旱情,今年黄河中上游水库累计向下游补水66亿立方米,长江上游水库群累计向下游补水380亿立方米,全力保障灌区和下游沿线城乡用水。

  加快完善灌排设施。去年中央投入超1000亿元实施1300多处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改造项目。各地抢抓时机开展冬春修,加快完成灌区项目和灾毁灌排工程修复,解决渠道输水不畅、卡点堵点问题,补齐灌排体系短板,4257处重点水毁水利设施基本完成修复,春季农业生产中已发挥效益。

  坚持实施科学灌溉。建立受旱区域大中型灌区灌溉保障情况台账,指导地方逐灌区摸排冬小麦等作物所处生育期、需水量、灌区可供水量,摸排待播地缺水缺墒情况,以旬为周期滚动预测作物时令灌水需求,结合水源及预期来水情况,分析研判未来供水保障能力,提前做好水源调度。坚持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,指导农户科学合理灌溉。

  在做好抗旱保灌工作的同时,全力做好“龙舟水”防御。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,受南海季风爆发和副热带高压北抬共同影响,我国华南地区极易出现持续性、大范围的集中降雨过程,易引发珠江流域性洪水,俗称“龙舟水”。

  水利部坚持预防为主,开展流域水旱灾害防御监督检查,协助地方排查度汛安全隐患。4月底前已基本完成水毁设施修复,督促个别未完成修复项目加快施工进度,逐一落实安全度汛措施。

  6月1日起,我国南方地区将进入主汛期。水利部将坚持以流域为单元,掌握洪涝干旱致灾风险,守住守牢水旱灾害防御安全底线。

  《人民日报》(2025年05月25日 第 02 版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

浙江省委书记、省长王浩说,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,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,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。浙江是靠吃“改革饭”、走“开放路”、打“创新牌”发展起来的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浙江发生了全方位、系统性、深层次精彩蝶变。新时代新征程,浙江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,持续推动“八八战略”走深走实,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,缩小城乡差距、地区差距、收入差距,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;坚持守正创新,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,全面协调推进各方面改革;以全面深化改革稳大局、应变局、开新局,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。

民政部:将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

该馆生活体验馆工艺美术展区内,展出大型立体镶嵌《九龙壁》,该作品采用金漆镶嵌髹饰技艺中的百宝立体镶嵌工艺制作,1989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;新入藏的藏品百宝嵌绢花《百寿图》挂屏由99个不同笔法的小“寿”字环绕在一个主寿字四周,共同组成100个“寿”字。中间的大“寿”字由32种玉石花果,和24种绢花组合而成,56种花果代表56个民族,用独特的“花语”送上美好祝福。(完)

“西藏人人健康”系列公益活动在拉萨开展

南宁9月22日电(林浩)9月22日,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谭丕创表示,广西愿携手东盟各方,共同发挥中国—东盟水果交易中心作用,促进水果贸易增加品类和扩大规模,加快打造联动国际国内的区域性水果交易中心、连接东盟进出境的水果交易陆路中心和水果贸易海运中心。

观察:从进博会看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

“站位高远,言辞诚恳,习近平同志不仅流露出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,而且观点鲜明,很有说服力,让大家更加明确了环境保护的态度。”时任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祖义曾回忆说。

菲方要求中方归还在南海收缴的枪支 中方:停止侵权挑衅

方案》提出要健全企业碳账户信息采集核算机制,建立碳账户评价体系和碳信用报告,结合青海省产业发展实际,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转型金融标准和支持目录,引导更多的资金支持高碳行业向低碳甚至脱碳转型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